首页 > 产品中心

赤潮 大自然的血泪(图)

来源:M6平台    发布时间:2024-03-10 08:30:21

  5月初,中国东海环境监视测定中心队员在东海区执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任务时,在北纬30度50分、东经123度的浙江舟山花鸟山以东海域,发现了赤潮,影响面积约470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在东太平洋智利海域也发现大面积赤潮。种种迹象说明,今年使海洋生态异常的赤潮现象已开始出现。

  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测,今年1~5月,影响我国近海的赤潮次数就有45至56次,而去年一年也只发生了35次。照这样的态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赤潮还会发生多少次,尚难以估算。

  某一海域内忽然出现鱼虾贝类动物死亡,海水发出刺鼻腥臭的怪现象,给渔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并造成了海域环境的污染,此现状被称为“赤潮”,也叫“红潮”。

  之所以叫“赤潮”,是因为此现状发生后,在多数情况下,昔日蓝色的海水会变成红色、橙色或红褐色,并随海潮的变化而涌动。

  赤潮之所以发生,主要是海水的营养变化过程加快,导致某些特殊的藻类即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形成了占据水面的非常大的优势,使一向平衡的水面生物系统遭到破坏。

  这些特殊的藻类,以甲藻及硅藻为主,多数是单细胞生物,个体细小,肉眼特别难看到,最大的也不过米粒或粟米般大小。它们颜色各异,有的带有毒素。

  这些藻类为什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生长呢?科技工作人员通过调研认为,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一是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未作清污处理就排入了大海,增加了海水的营养含量;二是在围海造田、滩涂利用过程中,富含营养的淡水大量注入大海,使海水的营养成分出现剩余;三是在高密度的鱼贝珍珠等养殖中,投放了大量饲料,鱼贝类生物又排放出大量粪便,使海水的营养的东西与日俱增,为藻类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养料。加上天气特征情况的帮助,即每年的晚春和早秋季节,气候冷热适中,上述藻类便应运而“发”了。

  赤潮一般发生在各国的近岸海域,面积可达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平方公里,由表及里波及的海水厚度为3米左右。

  赤潮形成后,一方面因藻类大量吸收水中的氧气,导致这层水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另一方面,鱼贝类生物呼吸时,因藻类堵塞了鳃部,使其窒息死亡。同时,因有的藻类本身含有毒素,接触鱼贝类等生物后,毒素渗入它们体内,使之中毒死亡。所以,赤潮是世人公认的大海灾害。

  就全球而言,破坏性较大的赤潮有:1964年,美国佛罗里达西海岸发生赤潮,使大批的鱼虾蟹及海龟、牡蛎等被毒杀,死鱼被冲上海滩长达37公里;1973年,日本播磨湾、纪伊水道西部发生赤潮,养殖的1400万尾鱼被毒死,损失达71亿日元。

  我国的赤潮主要分布在渤海、长江口、珠江口等沿海工业发达地区,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如1989年8月5日至10月14日,渤海西部发生赤潮,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使黄骅、沧州、天津、潍坊、莱州的对虾减产,损失达2亿元;2013年夏天,青岛黄海海域出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赤潮,面积达28900平方公里。据调查,这两次大规模赤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农业和工业污染造成的。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藻类生长依赖丰富的营养素,藻类大量生长的地方附近一定有工业污染区。

  我国南方的象山港、珠江口沿岸地区经济发达,大量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流入江河、湖泊,最后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因而这些地区也是近年来赤潮的多发地区。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海洋赤潮,是因为它会影响和危害其他海洋生物的正常生存,而被赤潮污染过的海产品又会危害人体健康。研究显示,被赤潮污染过的海产品,尤其是贝壳类含有多种毒素,其中有的毒素的毒性竟高出眼镜蛇毒80倍之多。人们误食了这样的海产品,轻则呕吐、腹泻,重则死亡。

  只有保护好海洋,才能不断向海洋索取财富,反之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赤潮,便是人类破坏自然的回报,因此必须提高全民保护海洋的意识。

  严格控制向海洋排污是个国际性问题,各国都在努力。如今,首先应做到不再向赤潮海区排污,让其尽快自净。

  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物质基础,携带大量无机物的工业废水及生活垃圾污水排放入海是引起海域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我国沿海地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较发达,因此,一定要尽快采取比较有效措施,严控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污水向海洋超标排放。

  首先,实行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控制陆源污染物向海洋超标排放,特别要严控含大量有机物和富营养盐污水的入海量;其次,建立海洋环境监视网络,加强赤潮监视;第三,为使赤潮灾害控制在最小限度,减少损失,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开展赤潮的预报服务;第四,开展海洋功能区规划工作,从全局出发科学指导海洋开发和利用。还有,就是要搞好社会教育和宣传。赤潮若发生,其后果相当严重。因此,要经常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介,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关于赤潮的科普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人们防灾抗灾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呼吁社会各方在全面开发海洋的同时,格外的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不要等到遭受报应时再追悔莫及。

上一篇:2013最佳显微拍摄:硅藻鞭毛韵律之美夺冠

下一篇:集成墙板集成墙板厂家无锡和荣豪派(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