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气相二氧化硅(Fumed Silica)这一超细纳米材料正渐渐走进大众视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及新兴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气相二氧化硅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据市场研究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和Mordor Intelligence提供的数据,2023年全球气相二氧化硅市场规模约为16.5亿美元,而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将稳步增长,直至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亿美元。这一增长势头究竟源自何处?又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气相二氧化硅被称为热解法二氧化硅,是通过高温水解而得到的一种超细纳米材料,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增稠和触变性能,大范围的应用于橡胶、涂料、化妆品、电子和医药等多个领域。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来,气相二氧化硅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6.2%,而未来的CAGR预计将提升至7.5%。在这一庞大的市场背后,新能源汽车、先进电子元件的需求和环保消费品的流行都是推动气相二氧化硅需求上升的重要因素。
亚太地区可谓是气相二氧化硅的最大消费市场,2023年的市场占有率占比达到48%。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在全球气相二氧化硅市场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爆发式的增长,刺激了对高性能橡胶的需求,进而推动气相二氧化硅的消费。同时,印度和东南亚的基建投资也带动了涂料及建材市场的发展,意味着气相二氧化硅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美和欧洲分别以其高端的医疗领域和严格的环保法规为支撑,推动着气相二氧化硅市场的发展。北美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8%,在医疗和航空航天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随着欧美地区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水性涂料的需求正逐步上升。市场上的领导者如德国赢创(Evonik)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30%的产能,其技术优势显然为其在竞争中提供了强劲的支持。
虽然当前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气相二氧化硅市场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但面对一直上升的石油工业对硅橡胶的需求及本土生产能力的不足,未来的市场发展从长远来看依然被看好。
在气相二氧化硅市场中,主要竞争者包括德国赢创、美国卡博特和中国合盛硅业等。
:以其AEROSIL®系列新产品闻名,凭借专利表面处理技术,专注于医药和电子领域的高端市场。
:专注于橡胶和涂料领域,并通过收购扩展亚洲市场占有率,如收购三菱化学的气相二氧化硅业务。
: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迅速占领中低端市场,截至2023年已占据全球18%的市场份额。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新兴企业也在气相二氧化硅市场中崭露头角。印度的Adinath Chemicals依托本土硅烷原料优势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韩国的OCI则通过开发电子级高纯度产品切入半导体封装供应链,这都为市场之间的竞争带来了无限可能。
气相二氧化硅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同样不可小觑,其中橡胶工业仍然是其最大的应用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车用轮胎对气相二氧化硅的需求日渐增长。气相二氧化硅不但可以替代传统的炭黑,降低碳排放,同时其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如HDK®H20)也提升了橡胶的抗老化性能,具备优良的性能优势。
随着5G及人工智能的快速的提升,芯片封装胶黏剂与锂电池隔膜涂层对高导热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的需求异常强烈,这预示着气相二氧化硅在电子领域的美好前景。
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行业的品质衡量准则也在逐渐提升,气相二氧化硅因其纳米级特性大范围的应用于防晒霜(提升SPF值)与药物控释载体中。不过,欧盟REACH认证等法规的严格程度也在提高,这将为市场准入设置更高的门槛。
在未来,绿色制备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气相二氧化硅市场的重要趋势,例如赢创的EcoSilica®项目正在致力于减少副产物的排放。此外,功能化改性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为特种应用场景提供更多可能。企业预期会将区域产能逐步转移至东南亚,以降低地理政治学风险和人力成本。
在这一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需优先布局高的附加价值的电子级和医药级产品,减少在中低端红海市场的竞争。同时,企业应加大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促进功能性的改性技术开发。此外,依据市场的区域差异进行战略布局,亚太地区需扩大橡胶与涂料的产能,而欧美地区则应聚焦医疗和航空航天的高端需求。最后,向绿色生产的基本工艺投资将是符合未来趋势的重要一步,以应对全球日益严格的碳关税政策。
气相二氧化硅,由于其在多个战略领域的无法替代性,未来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坚韧的增长态势。尽管面临成本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区域布局优化及绿色转型,将能够在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抢占先机,以此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